发布日期:2016年03月31日
前两天,“高氏观市”后台收到一条留言,说是想入手某款日系车,“只是总听说日系车不安全,麻烦您给科普一下这款车安不安全,值不值得买?”
从中不难看出,消费者对车辆安全给予了格外关注。毕竟,相对于乘坐体验、驾控性能、性价比等与舒适度、愉悦感、经济性相关的指标,关乎生命健康的车辆安全性,始终都应该是购车时必须要考虑的第一要素,而这在当下汽车消费渐趋理性的情况下,也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只是,有关车辆的安全性的讨论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某系车不安全的判词,也不乏某款车安全性多么强大的认定,不同观点的形成,有的是建立在客观考证的基础上,有的则是人云亦云的跟风附和,真假难辨。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必要就什么才是真正的汽车安全进行讨论。
其实,想要弄清这个问题也并不难,有关汽车是否安全,无非是从汽车的被动安全和主动安全两个层面来考量。
所谓被动安全,简单来说就是一旦发生碰撞事故,车辆能提供的安全保护。被动安全虽然不能防止或避免事故的发生,却可以在事故发生时,最大程度地减轻人身伤害程度,而高强度车身始终都是事关安全最为关键的重中之重。
在这方面,不少品牌车型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车身结构技术。比如在国内高档车市场长期稳居冠军的奥迪,它的ASF空间框架结构技术就很有特点,全铝空间框架车身不但提供了出色的防撞性能和操控性能,而且大大降低了车辆自重。第三代ASF奥迪空间框架结构技术,由新型链接工艺和高精度机器人技术支持的全铝空间框架结构车身不但减少了零配件数量,还具有出色的耐久力。最重要的是,这一代车身框架的硬度与上一代产品相比提高了60%。
一直把安全作为主打牌的沃尔沃,在车身结构方面采用的思路是,在发动机舱的褶皱区采用4种不同强度的板材,最软的在最前面,向后依次变硬,到了驾驶舱,则采用最硬的材料,用以保护乘员。在车身材料方面,沃尔沃使用了包括硼钢在内的四种钢材,用特种焊接技术焊接而成。可想而知的是,这样的车身强度,当然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车内乘员的安全。
至于日系车,在车身结构方面也有表现不错的车型,比如应用了创驰蓝天车身技术的阿特兹,十字形加工的前车架,强化了碰撞能量的吸收,合理的车身结构设计,可以让撞击能量分散到多个方向,并最大限度被车身吸收,以保证对驾乘者的伤害降到最低。同时,60%以上车身使用高强度钢板、前后保险杠采用核潜艇级的1800MPa超高张力钢、航天级胶焊工艺,都使阿特兹在碰撞中,有着更好的安全性表现。就此而言,日系中确实有车型的主动安全性有待提高,但一概而论地说日系车不安全就不尽客观了。
说到车辆的主动安全性,是指汽车本身防止或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性能,如果说被动安全是降低事故损失的话,那么主动安全就是避免事故发生。
车辆的主动安全性能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安全配置来实现的,目前,动态稳定控制系统(DSC)和牵引力控制系统(TCS) 、制动力分配系统(EBD)和刹车辅助系统(EBA)等在一些主动安全性能很高的车型上已经成为了标配,这些无须多说,很多人也都知道它们的功能,限于篇幅不再逐项解释,想进一步了解搜索一下便知,买车时看看有没有这些性命攸关的配置,是很有必要的。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应用更多的智能科技配置避免碰撞已是大势所趋。上面所说的那些配置固然重要,更多地是在矫正车身行驶时的姿态,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一旦事态紧急,如果车辆配备了自动刹车系统则可更大程度地避免碰撞发生。在这方面,如沃尔沃的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统自动刹车功能,即将上市的2015款阿特兹i-ACTIVSENSE主动安全系统,都很有代表性。
具体操作方面,沃尔沃的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统自动刹车功能,是通过高灵敏度的摄像头,搭配先进的曝光控制技术来检测车辆前方的其他汽车、自行车以及行人,当遇有危险时会执行自动制动刹车。而马自达的i-ACTIVSENSE主动安全系统,以SCBS低速刹车辅助系统避免追尾事故,RCTA倒车预警系统则降低倒车时后方来车的威胁,再加上BSM盲点监测系统对于侧面碰撞几率的降低,可以说阿特兹实现了“360度的主动安全保护”。两者的叫法虽然不同,但功能和目的则十分相似,那就是主动避免事故发生。
知道了上述被动安全、主动安全方面的基本常识,相信包括那位在后台留言者在内的朋友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汽车安全,希望这些介绍能够对大家的购车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