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年04月04日
2015 年 6 月底的一个周三,波士顿美术馆(Boston's Museum of Fine Arts)印象派展厅的气氛异于寻常地紧张。许多到此参观的游客,都对在莫奈的名作《日本印象》(La Japonaise,又名《身穿和服的卡米尔 · 莫奈》)旁展示的和服议论纷纷。在接下来的 “亮点讲座" 环节中,参观者们对主讲者温蒂 · 多德克(Wendy Dodek)提出了相似的问题:为什么要推出这样的公共活动?活动参与者身着与画中女子同款的和服,与莫奈的画作《日本印象》自拍合影图片: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via Facebook
争议的起因是波士顿美术馆的一幅印象派珍品,即克劳德 · 莫奈(Claude Monet)于 1876 年创作的《日本印象(身穿和服的卡米尔 · 莫奈)》( La Japonaise (Camille Monet in Japanese Costume))。
该幅作品描绘了莫奈的第一任妻子身着一件长款和服,头戴金色假发(她的自然发色是深色),以 “强调自己的西方身份"(美术馆导览语)。波士顿美术馆邀请观众在这幅作品前穿上与画中卡米尔同样款式的和服,并摆出姿势拍照。
日本印象(身穿和服的卡米尔 · 莫奈)是一幅怎样的作品?请点开阅读 ▼克劳德 · 莫奈(Claude Monet)日本印象(身穿和服的卡米尔 · 莫奈)La Japonaise (Camille Monet in Japanese Costume)1876 年作图片: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莫奈的这幅《日本印象》表现了这位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对日本文化和艺术的深深迷恋。画中身穿艳丽日本和服的是莫奈的妻子卡米尔 莫奈(Camille Monet)。
画中,站在榻榻米上的卡米尔手舞一把三色纸质折扇,她背后的墙上也挂满了的纸扇。她身着的红色和服上绣有一个正在舞剑的日本神话人物。
当年,这幅作品首次亮相时就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抨击。据记载:“保守者们将画中的妇人称之为一个‘大洋娃娃'。在他们看来,她的脸部缺少任何人性的光彩。"同时画中妇人还被称作 “荡妇"(demimondaine)、“双面人"(two-headed Chinese)或是 “淫邪机器"(scarlet machine)。
这幅作品创作于第一届印象派展览的两年之后。当时,莫奈与埃德加 · 德加(Edgar Degas)、马奈(Manet)、卡米耶 · 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和皮埃尔 – 奥古斯特 · 雷诺阿( Pierre-Auguste Renoir)被一年一度在巴黎举行、由法国政府官方裁决的艺术展——沙龙(the Salon)拒之门外,他们转而举办了这个独立展览,直接催生了印象主义艺术。
莫奈通过这幅作品表现了当时盛行欧洲的 “日本主义"(Japonisme)风潮。“日本主义" 指的是日本经历明治维新西化开放后,欧洲审美在多方面日益受到日本美学影响的趋势。
波士顿美术馆将这幅作品解读为对日本主义的点评。根据美术馆网站对于该幅作品的描述:“莫奈创造了一位身着艳丽服饰的社会名流;这幅作品也对当时席卷巴黎的日式风潮作出了机智的评论。"
然而,反对者显然对这个说法并不买账。活动开始不久,来自抗议者们的呼声就将波士顿美术馆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让我们通过时间顺序梳理出这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6.19波士顿美术馆通过 Facebook 发出活动邀请波士顿美术馆的 Facebook 邀请页面
围绕《日本印象》,波士顿美术馆设计了一系列互动活动,并于 6 月 19 日通过 Facebook 向粉丝发出了活动邀请。根据邀请,参观者将有机会穿上一件画中和服的复制品,并且通过这个机会 “唤醒自己内心深处的卡米尔 · 莫奈"。期间,在美术馆工作的学生大使将会帮助参观者穿上这套和服。
6.24周三。活动第一天当晚,抗议者手持标语出现在展厅内抗议一位在波士顿美术馆的示威者图片: via Amber Ying, Twitter
一个名为 “为黄色面孔正名"(Stand Against Yellow Face @ MFA)的团体组织了抗议 “文化挪用和东方主义" 的示威。他们举着的大标语写道:“ 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做帝国主义和种族主义,穿上这套和服你就知道了!就今天!!"
该团体认为,美术馆的活动毫无实质意义。他们说:“美术馆没有安排任何策展人或者工作人员来讲解这幅作品本身的意义,或者讲解当时的‘东方主义'(orientalism)背景,或是作任何关于和服本身的介绍 "。
“由非日本裔的美术馆员工随意地将这些和服当作‘道具'披到不知情的参观者身上,不仅是对我们作为在美亚裔族群的身份、经历以及历史的侮辱,更进一步致使整个当今社会拒绝、否认我们的呼声存在。"
同时,人们通过在波士顿美术馆 Facebook 上留言的方式表达了对发布活动的不满。波士顿博物馆 Facebook 上愤怒的留言 “ 这是我所见过最无耻的种族主义的图片。——Kāpena“ 策展人们,你们应该请一个真正的和服老师和模特来展示这些服饰…… 真是够了——Kāpena“ 文化挪用(appropriation)和欣赏(appreciation)是有所区别的。作为一个曾经的波士顿人和这个博物馆的常客,我真为你们感到羞愧……——Junko Goda
7.1美术馆于向抗议者们发布了一纸单页声明波士顿美术馆散发的单页声明图片: via Facebook, by Ames X Siyuan
该声明指出,美术馆正在大规模地 “庆祝日本艺术和文化"。相关的展览包括一个将持续到 8 月 9 日的葛饰北斋展览,以及一个纪念 2011 年日本大地震的摄影展览。
该声明特意回应了关于这项活动 “是否带有种族主义或是东方主义" 这个问题:“ 我们不认为这个活动带有种族主义色彩。我们希望参观者通过参与这个活动,可以更好地了解日本艺术是怎样影响了莫奈这一代印象派艺术家的。"
那么,如何 “更好地了解"?声明中是这样解释的:“ 这个活动可以让观众感受到一套和服的重量,穿在身上的感觉,艺术家怎样设计了画中人的动作,以及艺术家是怎样通过绘画手法捕捉到和服布料的效果的。"
更新:据悉,美术馆并没有公开发表这张声明。根据一位媒体代表的说法,这项声明原本是内部文件,却意外地泄露给了示威人群。
7.7美术馆迫于压力,取消试穿活动
在反抗的声浪中,博物馆最终决定取消原定持续到 7 月底的活动计划,这在博物馆过去几十年的历史中是没有发生过的。
和服仍然在展厅中展示,但仅供参观者把玩,不再提供试穿。除此之外,博物馆承诺将邀请更多的专家和导览人员加强对这幅画作及其创作背景的介绍,引导游客更加恰当地 “介入这一文化上较为敏感的讨论语境"。波士顿美术馆声明
波士顿美术馆的愿景是使人们可以面对面地接触到艺术作品,并且为所有人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当这件隶属于波士顿博物馆的莫奈珍品《日本印象》在日本各大城市巡展时,博物馆方面专门根据历史资料制作了一件复制品和服,供游客试穿。当画作回到波士顿时,我们也引进了类似的活动,然而却从观众和朋友们的口中闻听到一些质疑。因此,我们决定进行调整。7 月的每周三晚间,这件和服依旧会在印象派展厅展出,供参观者触摸和把玩,但不再提供试穿。这样一来,波士顿美术馆仍然得以保留这项活动最初的愿景,即让观众可以近距离地与和服产生互动:了解和服的质量与尺寸,并得以欣赏刺绣、材质和精巧的花纹。另一方面,我们也将增加由波士顿美术馆教育人员提供的 “亮点讲座"(Spotlight Talks),与每周三晚上的和服展示同时进行。讲座将针对法国印象派、“日本主义",以及画作本身的历史背景,使观众得以介入这一文化上较为敏感的讨论语境。我们为冒犯了一部分观众而深感抱歉,也欢迎所有人参与周三晚间的各项活动中来,博物馆将在这一时段免费开放。我们希望博物馆与日本艺术、文化和影响力一直以来的对话能够长存。
7.9愤怒未平,亚裔群体的抗议仍在继续
来自美术馆的道歉,以及试穿活动的取消,显然仍未能平息抗议者的怒火。
抗议团体又对博物馆的宣传材料发难,指出这件所谓的 “和服" 根本不是和服,而是一件用于结婚典礼的 “打掛"(uchikake)。
“为黄色面孔正名" 又列出了一份长达 2000 字的请愿书,他们要求:
? 博物馆不仅在官方网站上发表道歉声明,还要在所有 “多渠道媒体以及社交网站" 上进行解释,“为什么这项活动不被接受";
? “周三和服日" 一并取消;
? 名为 “与异国风情调调情"(Flirting with Exoticism)的公众演讲更改标题;
? 重新编辑教育性材料,以求 “艺术史" 被 “正确地普及与建构"。
抗议者们将争论的语境与之前在美国发生的多起黑人遭警察击毙的事件掀起的 “黑人的命也是命" (Black Lives Matter)抗议联系起来,对深陷体制内的种族主义和警方的暴行表示不满。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人提及二战时期的日本俘虏收容所,也没有人提到美国对日本发动的核武器袭击。
“选择一张欧洲女子的肖像,而邀请公众试穿她的‘和服'",他们写道,“波士顿美术馆此举无疑是在奉行白色人种歧视女性和西方保守主义的态度,抹杀了 AAPI(亚裔及太平洋岛国裔美国人)对这个国家的贡献"。
“文化挪用(Cultural Appropriation)是制度性种族歧视(Institutional Racism)的简单体现",他们强调,“东方主义只是其中的一种表达形式"。
共有 5 位组织者签署了抗议书,他们分别名为 “Xtina"、“Ames X"、“Amber Ying"、“Pampi" 和 “Loreta Paz Ansaldo"。
后续来自各界的理性声音日文老师 Nagaoka 在现场反抗议。他举着的牌子上说:“身穿和服并没有让我成为种族主义者或帝国主义者。请恢复‘周三和服日’。”
有趣的是,亚裔美国人大多认同这项活动牵动了文化敏感的神经,却对这是否意味着种族主义抱有不同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