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发现的第二颗地球到底是什么东西?
2016-05-24 法人汇

这是开普勒- 452 b上的想象图,有植被,有生命
三体网讯(罗辑)北京时间7月24日凌晨,美国宇航局发布了最新的系外行星调查结果,宣布发现迄今与地球最新的地外行星,该天体被名为开普勒- 452 b。开普勒- 452 b位于 “天鹅座”方向,距离地球1400光年,体积比地球大60%左右,公转周期为385个地球日,也就是说一年为385天,非常接近地球的365天。开普勒- 452恒星大小和亮度都与我们太阳非常的相似,年龄大约在60亿岁,也比太阳达一些。

图注:这是开普勒- 452 b的体积对比图,从中也可以看出其轨道与太阳系内行星轨道的对比
为何引发关注
开普勒- 452 b之所以引发关注,是因为这颗行星位于可居住带上,也是G2型恒星周围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小行星,有着与地球类似的光照条件和公转周期。类地行星拥有与地球类似的条件,比如体积、质量、表面环境等较为相似,因此也是地外生命有可能存在的地方。虽然地外生命可能具有多样性,比如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但我们知道地球这样的行星是能够演化出生命,那么只要在宇宙中寻找地球这样的行星就更容易发现地外生命了。

以下这些系外行星都与地球类似,也有望存在生命

恒星周围存在一个宜居带,地球就位于太阳的宜居带上,一颗恒星周围的一定距离范围,可以满足液态水存在,由于液态水被科学家们认为是生命生存所不可缺少的元素,因此如果一颗行星恰好落在这一范围内,那么它就被认为有更大的机会拥有生命或至少拥有生命可以生存的环境。与太阳最合适的距离是定义“宜居带”的基础,在该地带可能会有与地球相似的行星存在。宜居带中的行星接受恒星所辐射的热量即不会少的使水结冰,也不会多的使水沸腾,刚好维持一个液态的海洋。

图注:开普勒- 452 b与地球的对比图,比地球大60%
如何发现
发现开普勒- 452 b的是美国宇航局开普勒望远镜,自2009年升空以来,开普勒望远镜已经确认的系外行星有1000多颗,未确认的有4000多颗,该望远镜通过凌日法对系外行星进行观测。如果一颗行星从母恒星盘面的前方横越时,将可以观察到恒星的视觉亮度会略微下降一些,这颗恒星变暗的程度取决于行星相对于恒星的大小,因此可以推算出系外行星的体积,下一步会把质量算出来,然后就可以推测密度,确定是什么样物质构成的行星。

图注:M、K、G型恒星周围发现的宜居世界

图注:开普勒望远镜

图注:凌日观测的原理,可以看出亮等出现了下降,因为有一个天体遮挡了恒星
是否有生命
按照美国宇航局的说法,开普勒- 452 b是第二颗地球,或地球2.0。目前我们知道它比地球大60%,位于天鹅座发现1400光年外,NASA科学家甚至认为如果植物被转到那里,他们可能会生存,是最接近地球的系外行星。从发布会上的消息分析,开普勒- 452 b处于宜居带,而且有可能存在液态水,但我们对其密度仍然不得而知,如果下一步确认其为岩质行星,而且有大气层、磁场,那么就可以大胆推测其能够支持生命。是否存在生命还需要进一步观测,比如通过光谱分析确认是否有生命信号等。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号:santi2208
科幻迷关注 santi9527
新浪微博:三体网

最新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