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人处自风流

发布日期:2015年07月13日




????? 1
大学时,有次唱红歌比赛,校园里东一拨西一圈,都在忙着练唱。周末傍晚闲遛,仿佛来到了延安。
凭栏看天。不得了的霞光,熔金铸紫,熊熊赫赫。看呆了。
这时看到一个小孩,八九岁。在我上头一层,顶楼,长廊末端,他独自站在那里,倚着栏杆,像霸占了杰克和露丝的船头。
他伸着双臂,抽了疯般挥舞。摇头晃脑。
我原以为他在练武。看掌法套路,既不像降龙十八,也不是黯然销魂啊。看了一会才明白,原来他在指挥楼下西边的合唱团,在他的想象中。
楼下当然没人看到他。那里又高又僻静。他也没看到我。演给自己看。配合着歌声,非常沉醉。派头十足。
说实话,我外行,真看不出和真的指挥家有啥区别。
唱了半个多钟头,天黑了人才散去。那小孩就这么摇胳膊晃脑袋地指挥了半个钟头。我竟然无聊到看了他半个钟头。??
歌声停了,小孩跑了。我还站在那里。
好几年了,我都记得那个晚霞中的指挥家。
?????? 2
《半生缘》里,沈世钧一行人到郊外玩,顾曼桢回来,发现丢了一只手套。那时他们还不是情侣。世钧想着她怅然的样子,下了班,天黑落雨,“不知道是怎么样一种朦胧的心境,竟使他冒着雨重又向郊外走去”,荒野独行,拿手电照,找到了那只红手套。却又踌躇起来,明天拿去还给她,该怎么说呢。冒雨走那么远的路,就为只手套,对于内向的世钧,近乎是向她表白了。可这时他也未必下定决心喜欢她。不还,总不能再扔掉。留着,更是笑话。不知如何是好。

看《半生缘》,到此处开始感动。
沈世钧木讷温吞,却是真性情中人。许叔惠聪明潇洒,只是个聪明潇洒的俗人。
我觉得,拿着电筒向旷野走去的沈世钧,和那个小指挥家,他们是一样的。都是随着性子,做了些没头没脑、不为人知、自己感动自己的傻事。
有个古老的词,专门用来形容这种傻事,叫风流。
说风流,人总说魏晋。阮籍常独自驾车到郊外,无路可走了,就痛哭。这种事是谁告诉别人的呢?阮籍的马?我总觉有装的嫌疑。魏晋是个热衷表演风流的时代。
是真名士自风流。有些个名士,他们的风流都太聪明了。不做傻事,不足以成名士。
风流是霞光中那小孩。
是夜雨中捡起手套的沈世钧。
? 3
朋友有个奇怪观点:情书不感人。不寄出的情书才感人。那等于是写给自己的。
花不感人。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感人。花之美无需眼睛来成全。
于是,最感人的是:衣锦夜行,黑暗中的花,绣在衣服衬里的图案,地下的泉,没人看见的努力,沉默的爱情,写了又撕掉、绝妙却没流传下来的诗,深夜长街上的口哨,骑单车时迎风哼的歌,宴席散后自顾自燃烧的蜡烛,浓雾中伫立的树,石桥拱底的青苔,永不开封的美酒。
于无人处自风流。
若喜欢本文,可订阅微信公众号cccishere
转载请标明文章出处、作者名、微信公众号cccishere。并将这段话一起带走。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5039570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747364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