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5年07月31日
??安倍的访华时机选择耐人寻味
? 就在几天前,外交部副部长公开证实称,中方已经邀请安倍9月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虽然此前有不少传闻说中方会邀请安倍,但高层对外证实还是首次。如果安倍能到访北京,那么将实现中日现任领导人之间首次“完全意义”的首脑会谈,这对于中日关系的改善意义重大。但从日本媒体的报道和分析来看,安倍出席北京阅兵式的可能性还存在很大的变数,安倍有可能正在访华的时间上大做文章。
? 对于中方抛过来的绣球,虽然官方还没有公开回应,但日本通过媒体迅速放出了试探性的“气球”。在中方宣布已向安倍发出邀请函后,有日本人士称,安倍正就9月初访问一事进行探讨。安倍希望能够与领导人举行真正的首脑会谈,而不是利用国际场合间隙举行的双边会晤。据说,安倍曾跟身边人说,“既然有(从来的)邀请,就不想逃避”。不过,如果安倍出席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抗战胜利纪念日活动,可能会遭到国内的反对,因此,日方希望避开这一天,在9月3日之前或之后访问。
? 此外,安倍的访华能否成行,还可能取决于他在8月份预计发表的二战声明内容和中日两国关系在这段时间内的发展状况。据《日本经济新闻》12日报道,在领导人长期不到访日本的情况下,首相继去年11月访华后将再次访问,其目的是要亲自主导推进已出现改善迹象的中日关系。同时,他也希望中日之间的动向对改善日韩关系起到促进作用。安倍迄今在各种场合均谈及“对上一次大战的痛切反省”,以试探的反应。不过,今年9月日本国会对修定安保法案的审议也将迎来关键时刻,这也可能构成安倍访华的障碍。
? 另外,为了试探的真实态度,日本政府近日决定派国家安全保障局局长谷内正太郎访问,他将和国务委员杨洁篪就有关问题举行会谈。据日本媒体分析称,谷内访华是前去探寻中方的“真实想法”,从而慎重判断安倍访华与否。因为中方的纪念活动是以阅兵式为中心,所以安倍是否参加阅兵式,或者缺席整个纪念活动而在此前后访华,都是日本探讨的办法。
? 而安倍到底能不能在9月3日这个“十分敏感”的日子访华,这将在接下来近两个月时间里成为日本政界的“棘手”问题。而日本媒体立即放出安倍考虑“敏感日”之前或之后访华的试探“气球”,就是在测试各方的真实反应,最终目的就是试图避开这一“敏感”日期。?
??改善中日关系并非出自安倍本意
? 实际上,现在中日之间的“焦点”很多,日本担忧的是的对日态度,其中习近平9月3日阅兵式上“重要讲话”的内容是焦点,中方也注视着安倍战后70周年的谈话内容。对于曾经的侵略国,现在邀请日本现任领导人参加自己举办的纪念活动,这是前所未有的,显示出希望中日能够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促进中日和解,开创亚太地区持久和平的诚意。而日本方面放出的风声显然是想逃避,其实是支持安倍的右翼保守势力在兴风作浪。
? 可以说,的这次“主动出击”令日本几乎措手不及,不但令日本陷于被动,也等于抛给安倍一个棘手的难题。显然,安倍希望访华,但在这一“敏感”日期访华却是微妙的,这等于直面承认日本的侵略历史,因此肯定会受到国内右翼势力的阻挠。虽然安倍考虑访华有被迫的成分,但如果能选择在9月3日这一天成行的话,这将是改善中日关系的重要一步,人民对日本的不好印象也有望因此好转。
? 特别是对于日本来说,如今领导人已经超过4年多没有访日了,这显示了两大邻国之间不寻常的关系。虽然去年11月和今年4月,安倍利用国际公共场合已经两次实现与首脑的“见面”,但那均属于“临时会见”,实际意义并不大。而如果这次安倍成功实现正式访华,那么按照外交上的惯例,接下来就要轮到首脑访问日本。据安倍身边人士认为,日方一系列举措意在“希望能够促使首脑早日访日,正式改善两国关系”。日本认为加紧与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构筑关系不可或缺,同时,日方还打算通过改善中日关系进而打开日韩关系的大门。而且,中日韩计划年内在首尔举行三国首脑会谈,虽然届时安倍有机会与总理李克强会面,但日方希望加紧促成与习近平的会谈,可能对日本的意义更大一些。
? 不过,安倍这个人其实是表里不一的,是个很油滑的政客。比如,最新一期的日本杂志《周刊现代》就爆料称,在6月初,安倍和日本各媒体负责人的一次“恳亲会”上,在谈到集体自卫权时,安倍竟然酒后肆意放言称:“安保法案就是冲着南海上的。所以说了要做(指通过安保法案),那就一定要做。要行使集体自卫权并和美军一道,‘敲打在南海强硬的’”。由此可以看出,安倍实际上一直在耍着两面派手法,一方面在不遗余力寻求改善中日关系,另一方面却在对抗方面大肆做着战争准备,简直是典型的政客丑态。
??中日关系缓和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 目前,各国对日本最为关注的,就是安倍可能在日本投降纪念日前发表的讲话措辞。据称,安倍将把讲话重点放在“面向未来”上,并强调西方普遍价值观的重要性,还将表明基于“积极和平主义”为国际社会作贡献的决心。但日本共同社分析称,如果安倍不表示道歉,中韩两国可能会进行指责或牵制,要求日本“正视历史”,这必将给今后日本对中韩两国的外交带来影响,也会给安倍接下来的访华造成影响。
? 如果安倍在讲话中表示“道歉”,并顺利出席在北京举行的阅兵活动,这将成为帮助日本(作为入侵者)解除历史包袱的好机会,也将成为扭转中日双边冷淡关系的最佳契机。当然,即使安倍真的与习近平会面,两国也不可能立刻弥合裂痕,因为有太多历史遗留问题影响了两国关系,两国需要一定时间来修复彼此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作为日本的“太上皇”——美国并不希望中日关系真正缓和,因为这并不符合其现在的利益,美国更希望看到中日的对抗。当然,中日关系改善也好维持现状也罢,均不会改变日本狐假虎威继续遏制的政策。
? 有分析认为,安倍近期发表的一系列讲话回顾了日本的“错误行为”,但“没有道歉”,因此美国的态度将成为推动日本公开道歉的关键,因为“东京更在意华盛顿的态度,而不是或韩国的态度。”但如果中日领导人一起出现在“9?3”阅兵式上,将是中日和解的重要信号。如果这一幕出现不了,就证明两国关系的改善情况,尤其是日本社会对侵略战争的反思程度还支持不了这样的信号。
? 此外,如果日本首相安倍晋三9月初的访华得以实现,对于国家主席习近平而言,将成为其随后访美之际展示中日关系改善的因素。就算安倍避开了9月3日这一天,但安倍能在历史问题受到高度关注的时期访华,对于两国关系改善来说也不算太差,尤其是在习近平访美之前这一时间点。不过,仍有声音担忧,如果在访华前后安倍围绕历史认识做出了过激的发言或行动,就会在国内引发高涨的反日情绪,将对中日关系造成严重影响,即使日方答应出席北京的阅兵活动,恐怕也会遭到政府的拒绝。因此,预计一切答案将在安倍发表二战结束70周年谈话之后再做出,到底安倍能否最终成行、中日关系能否改善,还得看日本方面的诚意到底有多大来决定。 ? (cgw316于2015.07.15)欢迎关注 陈光文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