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我妈说我能当将军

发布日期:2015年08月01日




并不是所有的大师都家喻户晓,毕加索成了一个,是有原因的。

其实本来想给文章取个题目叫《跟毕加索学营销》,但觉得太学(zhuang)术(bi)了,只是想聊一下老毕是怎么巧妙地用语言给自己树立光辉形象的而已。


众所周知,毕加索是伟大的艺术家,其实他在许多个领域都是佼佼者(比如说泡妞就是个情场赵子龙--七进七出),且先不分析毕加索的艺术成就,仅从毕加索通过访谈、语录、交谈故事中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对一个艺术家宣传来说定位之准确,传播势能之强大,绝对可以写入传播教科书。

题目这句毕加索原话是“小时候妈妈说,‘如果你当兵,你将成为将军;如果你当神职,你将成为教皇。’我想成为画家,于是我成为了毕加索!”要知道毕加索说这句话的时候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你跟战火纷飞中温饱不保的人谈“咱们唠唠立体主义吧?我可以是大师哦!”谁鸟你?但是如果你说“我是将军”那可不一样了,将军是战乱年代能带领群众翻身做主人的靠山啊!就是这样一个将才,心怀攻城略池小宇宙的人投身了艺术能创造出什么价值...群众一定会瞪着无知的大眼睛望着他,满脸花痴般的崇拜。



格尔尼卡
雷布斯说“得屌丝者得天下”。大师仅在高端艺术圈传播也是不够的,得让普罗大众都知道才行,而一个画画的将军自然会成为屌丝围观的传奇话题。(周一见:微博头条)

有一次达利拜访毕加索,见面说:毕姥爷,我到了巴黎连卢浮宫都还没去看,就直接跑来见你了。毕加索对他说:你做得对啊!至于达利为什么来对了,老毕没有说... ...在这个故事里达利安排的这个行程是什么原因不得而知,迷路还是投宿,说法是客套还是只是陈述一个事实——先歇歇脚或者找个伴儿,当然也可能是真崇拜,不管怎样,这个故事传出来了,而且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比类似广告语“我不知道什么是年少轻狂,我只知道胜者为王”的霸气百倍的自信——“你来对了!”更可以以达利的口气展现毕加索的价值:“在我的心里你比艺术殿堂卢浮宫重要。”

有人问毕加索:“你的画怎么看不懂?”毕加索说:“听过鸟叫吗?”“听过。”“好听吗?”“好听。”“你听得懂吗?”毕加索对于看不懂他画的人的回答可谓是语言天才!反问并不是不解释,而是很巧妙地引入了类比:就像鸟叫你听不懂,但知道好听就行了;至于我的画你看不懂,知道好就行了。亲切地安慰了群众,抬高了作品,既亲民又高大。
在参观完了儿童画展后,毕加索说:“我在他们这个年纪就能画得象拉斐尔一样好,但我却花了终生的时间去学习如何画得象这些孩子一样”。画外音是:大师拉斐尔知道吧?我超越了他几十年。

1890 年的作品,仅仅 9 岁...

1896 年作品,仅仅 15 岁……

1897 年作品,仅仅 16 岁!!!
还有一个小故事:毕加索对冒充他作品的假画毫不在乎,从不追究,最多只把伪造的签名涂掉。“我为什么要小题大做呢?”毕加索说,“做假画的人不是穷画家就是老朋友。我是西班牙人,不能和老朋友为难。而且那些鉴定真迹的专家也要吃饭。那些假画使许多人有饭吃,而我也没有吃亏。” 这个故事有两个解读,第一有盗版说明了画值钱并且热门,第二老毕的宽容显得那样的宅心仁厚。

之前有某艺术家云“艺术家不该解释自己的作品”(也有说没有义务解释自己的作品)。有无想过,这句话本身就是很酷的诠释。这话不仅可以作为艺术家不解释的很好理由,而且给作品增加了神秘感。但作为跟风者行动的座右铭却未必合适,该解释还是解释一下的好。有人说像《笑傲江湖》里的刘正风和曲洋合奏广陵散,不是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吗?我也同意这个说法,但是那个知己得是像大哥曲洋这样黑白两道亦正亦邪的话题人物,可以引导媒体风向帮你做足够解释和传播的大V才行啊!

亚威农少女

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
编辑微信:iyishuke 投稿邮箱:yishuke@qq.com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5039570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747364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