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5年08月08日
具体我就不透露了,这款车呢不算新车,市面上也非热销,以我的评价来说还是一款好车。但为什么卖不好?有时候车厂拼了老命造出一款好车,哪怕十全十美且含着金汤匙出生(就是热门品牌),没有后续成功的营销支撑,有时候也会埋没在这竞争激烈的车市洪流之中。好车不热卖,这类型的例子还真不少。
就媒体的立场来说,接触最多的就是试驾活动,借由自己对于车辆的客观想法并传播,是所有新车上市前的一贯流程。紧接着,为求话题的延伸,就是车厂在营销上的角力对决。
营销,简单来说就是能让新产品被广大消费者所记住,进而勾起购买欲。然而以汽车为例,从十多年前,汽车的营销90%借由电视广告以及平面广告,再到软文推荐。时至今日,汽车营销已经从人们睡醒眼睛睁开后,就已经侵入生活之中。
近几年来,能让笔者印象深刻的,就属"明星"式营销。曾经在一场台湾举办的奔驰新车发布会上,在邀请歌手张惠妹演唱之后,主持人立马宣布奔驰赠送其一款全新SLK,这样的背后用意你可能想不到,在台湾的狗仔文化猖獗之下,话题性十足的张惠妹哪怕被壹周刊拍到开着SLK照片登上版面,就足以达到最大的曝光价值,相较花钱让张惠妹开着SLK生硬的说这车好,效果将好上数倍。
有时候真的不能不服"明星"式营销,这招在还确实挺管用,相较于国外格外看重汽车文化以及历史,国内只要话题能被炒起,甚至可以凌驾车辆本身。举例“爸爸去哪儿”第一季,英菲尼迪就只在节目中担任星名用车,自然也听不到哪位明星评论车辆好坏,在2014年一季度英菲尼的累计销量就达到6158台,同比增长153%。这让随后的各大综艺节目中,都可以看到各车厂的踪影,这就是娱乐营销带来的效应。
就算对于骨灰级汽车迷来说,"明星"式营销也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有时候过于矫情的营销手段,甚至会让我们替车辆本身叫屈,毕竟对于车迷而言,每款车都代表着一个故事。为了照顾这群“少数民族”,还是有不少车厂规划出适切的营销手段,那就是"艺术"式营销。
我特别喜欢"艺术"与汽车结合,对玩家而言,汽车就是另一种工艺艺术,在各大艺术节庆活动或时装周挂上汽车赞助,或是在大众之夜听到郎朗的演奏进行开场,与汽车的气息,都不会有太突兀的冲突。
所以在"明星"式营销的泛滥之下,很庆幸不少车厂品牌仍持续以"艺术"式营销进行推广,包含奥迪陆续赞助了世界三大男高音演唱会、音乐剧《猫》、广州交响乐团2003-2004音乐季演出等诸多顶级音乐活动,以及凯迪拉克连年赞助上海国际电影节,冠名时装周及赞助艺术展,甚至自己举办了凯迪拉克设计艺术大展,而在7月19日,MG名爵也将于亲自举办赛道音乐节。
MG这个英国品牌在时间不短,但却少有人知道至今已拥有91年历史,不过对于老车迷来说,最为人津津乐道无非MG的赛车文化。曾经在一次银石赛道采访行程中巧遇这个英国年度盛世,这是个每年全球MG车迷都一定会齐聚的MGLive狂欢派对,数百名MG车主以及稀有古董车,都借由这场聚会交流各自玩车经验,且你可以上官网查询活动相关赛事安排,以及连续数天不间断的音乐Live详情,这种自然形成的玩车文化让人羡慕,去一次就永生难忘,只是无奈目前尚未养成这种风气。
MG在的车款虽然不算多,但很清楚看出他们一直以来主攻年轻族群,最新的名爵锐腾从外观设计到8秒破百的性能,都跳脱出传统SUV的设计主轴,也成功延续品牌精神。因此为了符合自身的品牌定位,MG将于举办的赛道音乐节较为接地气,但主轴仍同步英国以流行乐结合MG品牌历史悠久的赛车文化,也自己搭台邀请林志颖、柯有伦或规划信现场挑战8秒破百等一系列宣传活动,同样的明星站台模式,但多了音乐,多了车迷活动的交流,相较综艺节目的冠名赞助就能显得较为自然且更具渲染力,这也是国外欧美车厂最行之有年的一种营销方式。?当一个汽车市场趋于成熟之后,车厂们应该要传授给消费者自身的品牌历史及文化,而非只是个过渡性消费品来看待,甚至趋于综艺性。对于汽车而言,130年来传承藏着太多的故事,消费者在享受汽车所带来的便利之余,也该去深层了解每一款汽车背后的历史意义,而这个责任必须落在车厂身上,而非消费者本身。
?